close

工業革命後的經濟變動, 讓人的 腳 跟不上 機器 的速度,


是一 新 的思維模式!


好不容易適應了的人, 卻忘了該有的 腳踏實地


跟著 漫天虛幻的 電腦容量, 毫無止盡的 擴充,


信用, Money, 美食, 名牌不斷的無上限的 給


曾經有人笑我, 為何要急著還貸款呢?  可以有的額度, 就應該拿出來 好好的享用ㄚ,


是ㄚ, 我是有點傻, 學經濟的總該帶動一下物流, 刺激一下那循環,


讓市場活絡, 誰曉得過度擴張的信用, 他造成的是  信心的潰敗,


是很難掌控的, 也很難在短時間有效的讓全球的經濟活過來, 所以


簡單生活, 過一段不算短的谷底生活吧!


剛出爐的諾貝爾經濟學家-保羅   克魯曼--是個入世的學者, 看他的專欄,


很能讓人感覺貼切, 所以 所謂的專業 應該以 實用 為主,


而人也應該回歸樸實才是.


諾貝爾經濟獎 克魯曼終於到手


2008-10-14 中國時報 【閻紀宇/綜合十三日外電報導】


 


 諾貝爾經濟獎克魯曼摘桂冠▲時值全球金融危機之際,美國經濟學者保羅.克魯曼13日以「對於貿易模式與經濟活動區位的分析」,獲頒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。克魯曼不但學術成就卓越,更為人熟悉的身分則是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。圖為克魯曼的近照。(歐新社)


 


     瑞典皇家科學院十三日宣布二○○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美國學者保羅.克魯曼(Paul Krugman)以「對於貿易模式與經濟活動區位的分析」獲得殊榮,獨享一千萬瑞典克朗(約新台幣四千五百萬元)獎金。克魯曼名滿天下,他不但學術成就卓越,更是擁有廣大讀者與影響力的專欄作家。


 


     沒想到好消息來得這麼快


 


     克魯曼現年五十五歲,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創立四十年來第三年輕的得主,目前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與國際事務教授,更為人熟悉的身分則是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。他在獲知得獎之後坦誠表示,他原本就自信有朝一日會榮膺桂冠,只是沒想到好消息來得這麼快。


 


     提出新理論模型貢獻良多


 


    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,克魯曼對國際貿易與經濟地理學貢獻良多,早在一九七九年就打破傳統觀念窠臼,提出新的理論模型,解釋傳統理論力有未逮的「產業內貿易」(intra-industry trade)現象,顯示規模經濟(economies of scale)如何影響貿易模式與經濟活動的區位(location),大幅改變了相關研究的方向,並激發出新的研究領域。


 


     克魯曼生於紐約長島猶太家庭,早年醉心歷史,後來入耶魯大學主修經濟學,在麻省理工學院拿到博士學位,進入普林斯頓之前,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、倫敦政治經濟學院(LSE)與史丹福大學等名校。克魯曼的第二任妻子蘿蘋.威爾斯,也是普林斯頓的經濟學家,兩人合著了不少的專書。


 


     廿四歲嶄露頭角無意仕途


 


     克魯曼天才早發,廿四歲時建構匯率崩潰危機的初步模型,廿六歲時寫出改變國際貿易研究的關鍵論文,一九九一年榮獲美國經濟學會頒發專門獎勵年輕優秀經濟學者的「克拉克獎章」(John Bates Clark Medal)。一九九三年柯林頓總統上任時,各方原本預期克魯曼將擔當經濟重任,但他直言無隱的性格不為當道所喜,他也自承性格實在不適合做官。


 


     一九九四年克魯曼任教麻省理工學院時,預言東亞與東南亞經濟繁榮僅是資本與勞動力膨脹之下的假象,難以為繼。後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,克魯曼也因先知先覺而聲名大噪。


 


     從一九九九年開始,克魯曼每周兩次在《紐約時報》發表專欄,很快就被譽為美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專欄作家。


 


     對布希政府筆伐不遺餘力


 


     克魯曼的文章深入淺出,但是自由派立場鮮明,對布希政府,從減稅到伊拉克戰爭口誅筆伐不遺餘力。


 


     除了學術著作等身之外,克魯曼為一般讀者寫的作品也好叫座,去年出版的新作《下一個榮景:當經濟遇上政治》(The Conscience of a Liberal,中譯本由時報出版)探討社會與經濟的不平等,對政治層面著墨尤深,並警醒世人勿冷漠以對這個議題,否則將錯失撥亂反正的良機。


國內學者看克魯曼 國貿理論開創者 預言亞洲金融風暴


·     2008-10-14


·     中國時報


·     【林上祚/台北報導】


     經濟學家克魯曼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最早預測到亞洲金融風暴的發生,在媒體上又以敢言著稱,不過中經院院長朱敬一認為,克魯曼是國貿理論與空間經濟的開創者,對於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研究有很大啟發。


     朱敬一表示,今年五十五歲的克魯曼,其實早在一九九年,就贏得俗稱小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拉克獎,克魯曼是全球第一個將區位經濟、國際貿易理論與規模報酬遞增三項理論融合在一起的經濟學者,在國貿理論與空間經濟都是開創者。


     朱敬一表示,知識經濟因為具備共享性質,因此有規模報酬遞增現象,勞力與資本密集的國家,經濟發展達到一定規模,就會遇到瓶頸,但是像美國微軟所帶動的個人電腦展業,只會與時漸進不斷茁壯,國際貿易理論如果考慮到知識經濟引發的規模報酬遞增效應,根本預測不到所謂的均衡現象。


    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,一九九四年墨西哥發生金融風暴,克魯曼最早推斷,亞洲國家可能發生類似金融風暴,克魯曼認為,亞洲經濟型態基本上是仿造歐美發展模式,資本廣度很高,但透過技術改革升級的資本深度不足,導致研發能力不足,長期發展會遇到瓶頸。


     殷乃平說,亞洲當時每個國家同時發展鋼鐵、造船與汽車等工業,導致傳統產業出現供過於求,是金融風暴發生的主因。


     殷乃平認為,在全球金融風暴發生的今天,克魯曼的得獎很具象徵意義,畢竟華爾街近年來強調的金融創新,就是把銀行流動性很差的產品,包裝成產品銷售,把風險移轉出去,利潤留在銀行裡,由整個社會承擔流動性風險。金融創新是經濟發展一項正面的力量,但金融創新包裝過頭出的問題,衍生的風險槓桿運用失控問題。


     大和總和研究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劉憶如表示,克魯曼在國際貿易理論界地位崇高,台大與政大管理學院的國貿理論,很多都是用克魯曼的著作當教科書。


     劉憶如表示,推動國際貿易背後,最重要的推手,就是經濟學家李嘉圖的比較利益法則,克魯曼主張,亞洲國家在貿易過程,透過國際貿易進行交換,透過貿易讓自己獲得技術的提升,但是市場這一雙看不見的手,有時後會市場失靈,這時候短暫的行政干預,反而是恢復市場秩序最有效的方法,克魯曼理論上,也支持有效監理防止金融風暴的必要性。



 


 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天竺葵 的頭像
    天竺葵

    天竺葵 的部落格

    天竺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